
(相关资料图)
1TB固态硬盘跌至400元!长江存储迅速崛起,三星东芝减产保价
今年除了手机圈开打价格战,固态硬盘产品降价潮也异常热闹!根据相关数码媒体的统计,在Q1季度有高达17款1TB固态硬盘降价,降价幅度最大的是西部数据SN770,降幅达到30%!而2TB产品中也有15款降价,降价幅度最大为英睿达P5 Plus,降幅达到了32.31%!
可以说,在刚过去的几个月,固态硬盘无论是高端亦或是低端,几乎是断崖式降价。笔者印象中前些年,购买一款1TB NVMe SSD的价格,动辄就需要七八百~~而到今天,如致钛的1TB SSD,仅需要399元,这还是一款读写速度高达3500MB/s的NVMe SSD。而像梵想的固态硬盘,同样是3500MB/s、NVMe SSD,价格更是仅需279元,这价格可以说跌得离谱。
PC市场萧条,带来连锁反应
要问为什么跌价如此夸张,首先是第一个——PC市场萧条。根据IDC发布的数据报告,2022年Q4季度PC出货量为6720万,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28.1%。并且这种疲软状态还会延续到2023-2024年。也就是说,PC出货量会继续下跌好几个季度。
也因为PC销量的下滑,品牌商以及消费者都减少了对固态硬盘等零部件的需求,也导致固态硬盘出货量相应减少,价格自然就难以稳住。但是,放在前几年当固态硬盘价格松动,三星、东芝等厂商必定会发生“失火”,虽然不清楚“火灾”的真实性,但却一定程度上惊动了存储颗粒的价格,从而稳住了固态硬盘产品的跌势。只不过在今年,三星东芝等厂商真的再也不敢“着火”了,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。
长江存储崛起,离霸主仅剩一步之遥
在几年前,存储领域主要以三星、SK海力士以及美光三足鼎立。但在近年,国产长江存储快速崛起,成功自主研发了192层3D NAND,在技术上已经逼近三星、美光、SK海力士等巨头。同时由于存储颗粒基本实现了国产化,长江存储和长鑫这两家开始提升存储芯片的质量,并开始打压市场价格,把内存条以及SSD固态硬盘都干成了白菜价。
并且长江存储在技术上进步也非常快,最近已经量产了232层3D NAND闪存芯片,成为全球第一家。而海康威视的CC700 2TB固态硬盘,就率先用上了该232层的3D NAND架构。这里简单科普下,对于存储颗粒,通常都会采用上下XX层的堆叠技术,堆叠得越多技术越先进,存储密度也就越高。而长江存储围绕堆叠,开创出了Xtachking技术,这种技术将存储单元和读取写入数据的单元分属到不同晶圆上,这样制造出来的3D NAND既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,又保证了良好的读取和写入性能。于是常见存储利用这一技术,可以说追赶上了三星、美光等巨头,离霸主真一步之遥。
写在后面
可以说,固态硬盘、内存条等的价格战已经打响,而且随着长江、长鑫低价的优势,市占率在扶摇直上,对于三星、美光等厂商也造成了不少的压力。接下来三星、美光以及确定会对存储进行一定程度的减产,抑制价格的过快下降。但在长江以及长鑫的低价与技术攻势下,恐怕也无力为继。